我看了《三峡好人》,顺便聊聊一些导演的“理想形象”

2007-01-14 00:16 | Random

贾樟柯还是始终坚持他的风格,冷静的客观视角,淡淡的情绪,缓慢的节奏,真实的平凡的画面中冷不丁出现一个极具戏剧性的亮点,但一闪而过,绝不多停,绝不多煽。
我并不是因为获奖而觉得《三峡好人》出色,事实上这部影片让我有种熟悉的感觉,也许是Annie Hall,也许是别的什么,总之是很淡、很慢,但却让我心里无比激动的现实题材,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小时候是很讨厌现实题材电影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可以综述一下各个导演的“理想形象”。每个导演都有自己最钟爱的人物形态,也就是自己想象中最具感染力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很多时候就是导演自身性格的写照,是永远都抹不去的烙印,是每个人创作一个人物时最初的源泉,这种溶于血中的神韵,是别人永远都模仿不来的。
北京人陈凯歌的人物,就像张丰毅傲慢地走出后台,霸王一抬嗓子一抡袖子,台下就一片喝彩,无极中的鲜花将军,其实与霸王同出一辙,只是……
陕西人张艺谋的人物,就像姜文带着苦大仇深的表情,扛着巩俐在黄土坡上跑,踩平一片高粱地,唢呐响起,豪迈无已,但他对爱情的理解,确实没有走出高粱地
山西人贾樟柯的人物,就像小武歪着脑袋、眯着眼睛站在路边,谁都不会去注意,但冷不丁,他会给你一下子
上海人王家卫的人物,就像梁朝伟带着愁容,穿着西装坐在弄堂口的馄饨铺吃着晚饭,然后撑起雨伞,小跑着回家
北京人冯小刚的人物,当然就像葛优绷着脸,说着一句句极度调侃的正经话,对什么都来个“深刻”点评,使得最后写句正经话成了最难的事情
台湾人李安的人物,就像郎雄精工细火做齐一桌菜,却依然平静地看着三个不懂事的女儿,就像周润发抱着将死的杨紫琼,却依然说出一番哲理,宽容地看着骄傲的玉蛟龙

国外的也提几句
北野武的人物,就像他自己坐在海滩边,抱着爱人,一动不动,但只要动一下,就能放倒一两个
Stanley Kubrick的人物,就像麦克道威尔端着牛奶带着充满性欲的微笑,就像巴里双目迷茫地看着远方,就像HAL9000,永远没有第二个表情——极端分子
Steven Spielberg的人物,就像小男孩怜爱地看着ET,就像辛德勒慈悲地看着犹太人,微小的情感,一定会表露出来,迸发出来
Oliver Stone的人物,就像Tom Cruise骂老娘,就像Miki骂电视节目制作人,就像西恩潘骂上帝,Stone的脾气在他的人物上表露无遗
Alfred Hitchcock的人物,时常单纯而无知地进入一个神秘的环境,而后越加慌乱
Billy Wilder的人物,谨小慎微地坐在房间里想着想那,逆来顺受却又不甘心委屈自己
William Wyler的人物,就像查尔顿赫斯顿再怎么沦为奴隶,却依然无法掩盖高贵的气质
Woody Allen的人物,滔滔不绝地说,对着剧中人说,对着观众说,对着自己说
Martin Scorsese的人物,就像穿着西装的派西把一个喽罗往死里打,而德尼罗则在一旁不耐烦地看着
Giuseppe Tornatore的人物,就像1900满目沧桑地在世人的目光下转身回到船上,就像Malena在市民众目睽睽中和丈夫一起回到家乡,就像天堂电影院的小男孩在多年后重归故里,吉赛贝的归乡情结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他把别人都视作凡人


我的理想形象和Kubrick最为接近,所以他的影片我当然最为共鸣。不知有谁能与其他导演有所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