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胭脂马》的历史问题

2003-07-18 13:10 | 无忌林

之所以以该作品的历史问题作为我所作评论的切入点,一是由于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纯文学角度的批评者,向来更为关注文学作品的文化底蕴与内涵,二则是在于这部小说初给我阅读、校稿时,作者便希望我在历史观方面给予建议,因为她当时遇到了写作的思想瓶颈。
窃书女子于这部作品中倾注了十分的心血,而其努力改变的文风和拓宽的文路在其文初次发表在网上时,就受到了不少热心网友的关注和好评。在我看来,她这次创作尝试最大的成功是因为她改变了过去的创作中更多重视个人体验层次的视角,而拓宽了关注点,从而也使得作品本身具有了更为广阔的情节发展空间和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她预期的,结果也确实做到了。
据说,这部作品最早的历史问题探讨源于一个颇有争议又颇为敏感的话题,这点相信有心的读者在作品的前半部还可以隐约看出些端倪。然而,窃书比较高明的地方,在于在选择切入点的一开始,就把问题定位在了“民族国家”的层次上。我们知道,这个概念在中国的流传和使用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后的事情,远远早于作品涉及的年代。这样,窃书实际上开始就把自己置于一个很明确的现代观点的视角,从而跳出了所谓“反清复明”合理性问题的传统讨论范畴。也许有读者质疑,因为对历史的讨论是否应当或者应当在多大程度上摆脱当时历史背景的束缚,一直不仅仅是文艺创作领域,更是历史研究领域长久以来存在争议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当我们在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其实我们正在陷入另外的一个悖论中,因为我们自己也存在于一个无法摆脱的历史环境里,在这样一个客观历史中的任何一个人都难以妄谈什么架空历史,即使你架空了过去的历史,也不可能脱离现行的历史,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创造着历史。窃书的视角其实一方面尊重了既往的历史,也就是她讨论的历史范畴,另一方面也坚持了自己的现代人的历史观,这一点是尤其值得赞许的。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窃书究竟想到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这里不得不提到柳清野这个人物,这个人物可以说是这部窃书作品里唯一留下了过去塑造的人物形象影子的了,而他的絮叨和神经质是为不少网友诟病的,窃书自己似乎也并不喜欢这个人物。那么他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通过这个人物的塑造,窃书和我们都可能意识到,作品中的人物不是都是为了愉悦读者而存在的,他可能仅仅是为了作品可以存续下去。以柳为例,其心路的过程实际上是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通过柳的思想活动,窃书将一些自己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并把它们树成靶子,作为自己要解决问题的目标。可以说,没有这么个人物,窃书的作品就没有出现的必要了。正是有了柳清野一些超越时空的思考,诸如:什么是民族的国家?什么是国家的民族?谁应该统治国家?应该为谁统治国家?民族与民族是什么关系?是不是一个国家应该仅由一个民族组成?民族间的矛盾怎样产生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都不是当时的历史下可能提出的,而明显是作者的疑问,而这些问题也并非如某些人想的那样容易解决,因为现行的历史和时政正在不断的给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添加复杂的新诠释。所以这部作品具有的现实意义也并非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不存在,以古喻今是历史题材作品普遍采取的创作基准。
以我之见,作品提出这样的思考,就已经足以确立其价值了,但窃书显然并不满足于此。她要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思路和她自己的答案——在这点上,她确是一个直性子和急脾气,容不得半点的怠慢。
于是在后半部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巨大的思路转变,窃书一反常态的大胆表明了自己的历史观和政治上的立场——政权不是国家;当国家的兴亡与政权的更替分离的时候,都应当尽可能多地考虑国家的利益,少考虑政权或相应的宗派的利益;评判一个政权优劣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政权能不能最大程度保证一国最广大民众的利益,能不能让人们享受生活和自由——简言之,在国家和人民的面前,政权不是问题,而真正代表了国家和人民的政权才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会蓬勃发展的。这么明确的表态,在我看到的窃书作品中是空前的了,是不是表明了窃书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当然,由于这个作品仍然只是窃书创作尝试中的一次创作实验,其存在必须改正的错误和应当完善的缺陷都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后半部的一些语言是不是过于明确,是不是需要保持一贯的含蓄和更多的冷静以保证这类作品应当具有的客观和中立,等等,都是需要窃书在以后的创作中作更多思考的。好在对于此,窃书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从她向我透露的创作计划来看,她的文学之路才刚刚起步。
《胭脂马》的价值当然不仅仅是在内涵的丰富和创作思路上,她文风的朴实化和纪实化,对人物行为描写的增加以及前所未有的篇幅,都使此作在窃书创作上具有一定里程碑的意义,难怪她写完之时将兴奋溢于言表。然而,文学艺术的价值向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至于各位看家可以从这部小说中读出什么来,我却也是无法先料的了!

无忌林
2003年6月18日凌晨4:30
杭州星都宾馆初稿
6月24日凌晨
浙大西溪修改
7月13日
南京 定稿


-
I am Peter.
Peter the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