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痛苦与绝望之网

2004-10-28 23:41 | ovelia

Dmitri Shostakovich(迪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 Symphony No.5

指挥:Bernard Haitink

演奏:Concertgebouw, Amsterdam



-

两个星期之内,我听了这部交响乐5遍以上,也看了一些介绍,很想把一些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尽管有些也是拿来的,但毕竟已经进入自己的脑子了,也就算是自己的想法吧。

也许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并不觉得,因为它给我的更多是极度的压抑,有两次甚至快要哭出来,那是一种被强大的压抑感所控制住,极度痛苦的感觉。

也许这就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本人的写照,尽管在首演时,在自己的“对公正批评的实际的,有创造性的回答”中,在官方的宣传中,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的比较中,并非如此。可我更愿意去接受那份真实性仍有待怀疑的回忆录的说法,因为在那个随时可能在某个晚上被抓走,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的日子里,在别人不放过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誓要把你踩在地上批倒批臭的似乎无出头之日的日子里,除了苦闷和近乎绝望的感情之外,还能有什么?

但是官方不理睬这一套,斯大林更加不需要这一套。《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那是什么?“形式主义”只是一个相对好听的名词,“撕裂、咕噜、咆哮、窒息而死”“粗糙,原始,庸俗”才是他们的理解。在他们的眼里,永远只能由慷慨激昂,永远只能有颂歌。

于是便有了第二乐章那充满讽刺的,荒诞剧意味的,张牙舞爪般的 谐谑曲;还有终曲中极端虚假的,装出来的“激昂的”进行曲。单独听的话,也许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和其他乐章弥漫着的悲观绝望的情绪一比较,就很明显了。这很明显是讽刺……讽刺当权者的荒谬,讽刺他们在踩人一脚的同时还要给自己唱颂歌的荒诞。

然而,他在抗争,但是没有用;在痛苦的质问,但是没有答案;一切归于虚无,就像最后所有乐器退散,只剩下定音鼓咚咚地响一样,无声无息地,死去,消亡。

这可以说,是他那个时代的写照。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边想着父辈们的经历,一边听这部交响乐,越发觉得窒息,窗外的阳光都好像突然暗淡下来。

也许是时间换换别的音乐了……我们这个时代还是有希望的……嗯……

P.S. 这个Haitink指挥的版本还不错,个人认为 ^^ 力度和感情都把握得很准确,当然本人在这方面没多少知识,可能有些问题没有发现,不过我觉得已经是很不错的体验了。

在eMule上我还找到了伯恩斯坦,罗斯特罗波维奇,普列文指挥的版本,毕竟这是肖斯塔科维奇最著名的作品,录音的次数还是很多的……希望这篇帖子能对那些无论是对音乐本身,还是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有帮助吧:)

当然,还是那句话:请支持正版 :)

-